close

 

作家:吳迎春 新天下半月刊 7/1 /第254期

二十一世紀初的台灣,被夾擊在「超級強權」美國的不景氣,以及「超級強鄰」中國大陸的致命吸引力之間,覺得經濟前途一片黯淡,信心陷入谷底。

然而,台灣也有一群成吉思汗們,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全球迅速擴張版圖,為台灣在全球經濟體系中帶來前所未有的影響力、控制力。

他們在德州佈下重兵,讓這個曾經是牛仔重鎮的乾地上,豎起「台塑街」(Formosa Street)的路標;他們在廣東造鎮,讓洪秀全的老家花都也開出嶄新十二線道的「風神大道」(裕隆與東風汽車合資的新公司)。

台灣在「中國」——這個一向沒把台灣放在眼裡的巨人,也有日益增大的影響力。

「大上海地區有五十萬台灣商人,每天跟台灣就有五十萬通電話往來,」連美國國務卿鮑威爾都在六月亞洲協會(Asia Society)年會中,讚嘆台灣商人對中國大陸經濟起的作用。

這些「成吉思汗們」更有許多一般常人看不見的影響力。

「英特爾出個新的CPU(處理器)要怎樣插到板子上去,沒有鴻海就不行,……新研發出的通訊零件如果戴爾不用就很慘,但如果廣達不用,戴爾也沒辦法。」

穿梭美、中、台三地連結企業資源的普訊創投董事長柯文昌,形容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上的關鍵威力:「任何新產品出來,第一優先都要到台灣來跟台灣確認。台灣已 經有不少企業有這種份量了。」

第一優先的影響力美國《商業週刊》剛出爐的「全球科技一百強」排名證明了台商的新威力。

去年全球表現最優異的一百家科技企業排名中,有十一家台商列名。廣達電腦高居排名第二、鴻海精密第三,超越IBM、惠普、甲骨文,新力等全球知名大廠。

台灣這些新起的成吉思汗們已經有能力「set the standards、訂遊戲規則、設趨勢」。與郭台銘和林百里都熟,柯文昌描述這些成吉思汗們的心情說:「自己覺得很powerful(有權勢),可以決 定一個產業的方向,應該感覺蠻舒服的。」

我到 我見 我征服問全球第一大筆記型電腦公司——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征戰多年來最驕傲的事是什麼?他毫不思索地說:「從一個害羞的工程師,變成一個策略家;從一個被 動的人,變成一個conqueror(征服者)。I come, I see, I conqueror (『我來到、我看到、我征服』,凱撒大帝名句)。」

去年全球每個書桌、膝上新增的筆記型電腦中,七台中有一台來自廣達電腦,而全球每三台筆記型電腦中,只有一台不是台灣生產。

成吉思汗們最近二、三年實力急速大增,主要原因是整合了中國大陸的資源,讓台灣各廠的量快速擴張起來。

根據報導,今年第一季台灣上市電子公司的主要收益,都是來自中國大陸:台達電在中國大陸設廠的收益佔全集團收益八成二,鴻海精密則超過四成六,至於神達電 腦則已經有九成產能轉往大陸。在在顯示台灣廠商從中國大陸擴充生產基地獲得的好處。

台灣廠商到中國大陸去的密度,遠遠超過佈局全球的規模,就可見台灣競爭力借助大陸的程度。

甩不掉的台灣台商能在這波大陸開放中獨領風騷,是因為跟全球各國品牌大廠合作多年,累積的關係與默契,使台商站到一個特殊的位置,成為連結各國大廠與中國 大陸的關鍵連結者(critical link)。不僅讓外國大廠無法直接跟大陸廠商聯手,更在許多案例中甩不掉「台灣」的中介加分角色。

台灣成吉思汗們跟外商長年的合作經驗與信賴感,是台商成為大陸與世界大廠間關鍵連結者的主要原因之一。

廣東東莞的亞洲光學廠,已經是全亞洲最大的相機工廠。董事長賴以仁跟日本相機品牌廠(理光、坎農、Nikon、Minolta等)合作了二十多年。從代工 相機皮套開始,亞光今天包辦全日本各名牌相機內部近八成五的零組件,佔總成本的五五~六○%以上,成為全球相機鏡頭最大供應商。

主動邀請 聯手經營跟日本相機廠配合多年,對品質標準的共識與習慣,讓亞光的產品品質比日本人在日本做得還要好,使日本人主動邀請亞光聯手經營中國大陸。

日本先鋒(Pioneer)的DVD讀取頭(pick-up head)決定跟亞光五五合資在大陸設廠就是例子。

兩年前到亞光試產讀取頭的先鋒,一開始不確定產品良率是否穩定。美國客戶派人到東莞的亞光廠檢驗品質控管,結果顯示讓日本人也吃了一驚。

「讀取頭也不是個很容易做的東西,但是我們的良品率甚至比他們以前自己在日本做還高,他們可以做到九八%,我們做到九九%,」總是帶著滿臉笑意,賴以仁 說:「這是Pioneer給我們的報告,可見跟我們合作,又能夠很快做出東西,又能夠在成本上比日本便宜二至三成,又能馬上管理起來。結果做不到一年,他 說:賴桑我們來合資吧!」

事實上,先鋒本來已經在上海獨資設廠,因為聽說亞光在光學零組件上的名聲,所以請亞光試做「來料加工」而已,卻發覺還是合資做長期配合較為划算,因此把上 海廠關了。

另個成為關鍵連結者的主要能力,是管理中國大陸員工的能力。裕隆在廣東花都的風神廠,就是典型例子。

管理大陸員工的能力裕隆合作對象東風汽車在花都的雲豹廠原來是個舊廠,陰暗低矮的廠房、破舊的水泥地板,這個廠之前的生產力是每人每月生產八輛汽車。前年 裕隆接管後,不僅今年生產力提高到每人一三輛(台灣裕隆廠每人二二輛),更開始接單做少量多樣的日產汽車。去年,台灣汽車業衰退二○%,裕隆汽車卻逆勢成 長一○%,靠的就是雲豹的風神汽車在大陸的獲利,讓裕隆賺到四十億人民幣(約一百六十億台幣)。

看到這樣的具體實績,日產汽車今年準備大舉進攻大陸市場,迎接即將在這裡開打的世界汽車大戰。「我們跟大陸人文化溝通沒有問題,可提升管理效率,」從裕隆 調到花都擔任風神董事副總經理,蔡文榮說明在戰鼓咚咚的新一波世界汽車大戰中,裕隆能夠扮演「關鍵少數」的原因。

事實上,中國大陸人對日本人仍有來自歷史的不信任感,對台灣人反而有更多相對的信任,因此台灣人比日本人更適合做直接的管理工作。

除了關係、信賴與管理大陸人的能力之外,這些關鍵連結者必須具備另個天賦,就是成吉思汗馬隊快速攻城掠地的技術與意志。

鴻海精密「一地設計、三區製造(亞、歐、美)、全球發貨」的行軍速度,的確讓競爭者與客戶敬畏。

「將來的PC業是快、變、準的行業。所以要做到三點:time tomarket(及時上市)、time to volume(及時量產)、time to money(及時變現),」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兩年前接受,《天下雜誌》專訪時就指出。因此,鴻海開發新機種的速度,從設計到大量生產,八個星期就可以完 成,同樣的活動在歐美至少需要四個月。

及時量產則需要打帶跑的建廠擴充能力。鴻海的做法就是先接訂單,再全力擴充產能。十四年前就幫鴻海到大陸規劃工廠的建築師吳瑞榮回憶,有過三個月內建廠, 工廠一邊趕工興建、一邊生產出貨的經驗。

這種依據客戶市場需求,快速擴充產能的速度,是許多客戶選擇鴻海的關鍵原因。「這就像一架戰鬥機的性能測試,它考驗你是否能用接近九十度的垂直仰角,而且 還能以數倍音速向上攀升,而不失速故障,」郭台銘形容鴻海競爭力的利基,也是用軍事語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MA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