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開創者、競選者、征服者都是在欠債。一旦名利到手、權力到手,馬上要學會謙卑,向這個社會還債。

美國總統大選,過程中極盡謾罵攻擊之能事,但選舉結果一揭曉,雙方立刻放下屠刀,盡釋前嫌。現任總統競選連任失利,立即打電話向當選人道賀;當選人則向落 選的總統表達感謝,雙方並相互慶祝民主制度的勝利。

前一刻還猛烈抨擊對手執政的種種缺失,這一刻卻話鋒一轉,推崇對手如何值得尊敬。這是虛偽、含糊、毫無是非嗎?非也。這是逆取順守,是另一種類型的兩面 人。

競選時,不惜一切手段以爭取選票:亂作競選承諾、抨擊對手、抹黑栽贓等等(逆取);一旦當選,立刻採取謙卑、誠懇、和平的手段,展現贏家的胸襟與氣度,展 現出強大的包容力(順取),這是民主的風度。

一九九八年,台灣總統大選期間,連、宋、陳三方人馬相互攻擊、彼此醜化;但當選舉揭曉後,第一高票落選的宋楚瑜發表談話,說他剛剛接獲當選人陳水扁致意的 電話,同時他也表達向當選人祝福之意。選舉的恩怨,在選完那一刻,化為煙消雲散。競選期間的橫眉怒目,瞬間變成慈眉善目。

《掌權者要順守》
俗話說:勝不驕,敗不餒。在激情過後,勝者不僅不能驕傲,還要十足的謙卑,一反競逐時的高姿態、強硬、花言巧語、空口承諾等等逆勢手法,改以溫和的守勢, 寬容慈悲。謙沖為懷、與人為善。逆取順守,就是化干戈為玉帛。

如果總統當選人掌了權還要逆取-指責落選者、批評在野黨、羞辱對手、整頓異己、膨脹自己。他會像競選時欠債那樣,越欠越多,下一次就會自嚐逆取逆守的苦 果。

漢朝建立後,大學者陸賈常向劉邦推銷詩、書的大義,他認為天下底定,應該棄武從文,劉邦說:「我從馬上得天下,豈用得著詩書?」陸賈回答說:「馬上得之, 寧可以馬上治之乎?且湯、武逆取而順守之,文武並用,長久之術也。」
商湯、周武王打天下,都是逆取(使用武力、殺伐、掠奪),一旦建國便改採順守,以安天下。人類幾千年的歷史,都脫離不了這個鐵律,每一個開國皇帝在逆取 (弔民伐罪,殺人如麻)之後,馬上搖身一變成為愛民如子的明君。違反逆取順守之道,江山便守不住。

《孟嘗君的資產》
戰國第一公子孟嘗君,與他的父親田嬰有一段精采的對話:孟嘗君問:兒子的兒子叫什麼?田嬰說:孫子。孟嘗君又問:孫子的孫子叫什麼?田嬰說:玄孫。孟嘗君 再問:玄孫的孫子叫什麼?田嬰說:這就無法知道了!

孟嘗君趁機請教父親說:您擔任相國這麼久,財富累至萬金,門下不見一名賢者;後宮僕妾養尊處優,天下讀書人卻穿粗衣、吃糟慷。您累積龐大的家產,欲留給未 來「不知何人」的子孫,不是很奇怪嗎?

田嬰的守財奴作風,是逆取;孟嘗君重義輕財,將父親的家產散盡,養士三千,門客成了他的資產,在他面臨政治危機時替他化險為夷,助他坐擁一片江山。這是順 守。

所有創業家都在逆取:創業時用非常手段,包括削價競爭、挖人牆角、亂作承諾、向銀行或股東大幅舉債,都是逆勢而為。草創時期難免不擇手段,一旦創業有成, 必須轉為順守:避免鋌而走險、壓榨員工、逃漏稅款、排擠功臣;要健全財務結構、建立人事制度與福利制度、建立優質的企業文化。順守,是企業永續經營的根 基。

人生,像拚命三郎一般衝創事業、戕害了健康、疏忽了家庭,那是逆取;富有時,聲色犬馬、縱情逸樂,那是逆取;得意時,躊躇滿志,驕矜示人,那是逆取。

 

IMA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