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勵志文章 (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作家:王建宣/愛心第二春基金會董事長

台灣對外的貿易量很大,但是沒有足夠的貿易人才。我在經濟部擔任次長的時候,為瞭解台灣是否適合發展大貿易商,曾委由某學術機構做調查。結果有八成的人認為 台灣不具備發展大貿易商的條件。再深入追問時,居然又有八成的人認為台灣缺乏足夠的貿易人才。這個調查頗讓人詫異,因此,後來成立了貿易人才培訓中心。

貿易人才培訓中心由經濟部主導,工作由貿協負責推動。開的班次種類甚多,最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貿易人才養成班,以大專各科系畢業生為對象,訓期兩年,必 須住宿。

一 九八七年首次招生五十名,報考者二、六○○餘人,到考二、三○○餘人,競爭十分激烈,最後決定加取五十名。最初以英文班為主,但現在除了英文班外,另有西 班牙文、德文、日文、法文及俄文等六種語文班次。第一年除少數貿易基本課程外,全部上語文課。第二年則以貿易實務為主,但語文的份量仍然很重要。上課從早 晨六點半起床,梳洗後開始讀外文,然後用早餐,再開始一天的正課,直至晚上十點為止。

有人稱此為軍事化訓練,有人稱為魔鬼訓練。不管名稱如何,在在印證,訓練內容及過程嚴格無比。據專家估計,此班語文訓練的時數,相當於大學外文系四年的總 時數,整個課程內容,至少可授與兩個碩士學位。

現在貿易人才養成班的畢業生,一畢業即被各大企業搶聘一空,平均一個畢業生有六個工作機會在等他們。這些人心中充滿了自信,曉得自已經過這樣嚴格訓練後, 都將成為台灣貿易尖兵。

這個班給與我不少啟示,首先是訓練必須嚴格,所謂嚴師出高徒就是這個道理,所以該班標榜魔鬼訓練。其次,我發現年輕朋友都有顆向上進取的心,當你告訴他們參 加這個班,經過嚴格考驗後,就能成為貿易菁英,雖然訓期長達兩年,每年要繳十餘萬元,也不授與學位,但他們還是踴躍的報名參加。

所以只要能提出內容充實、過程嚴格的教育場所,再打足青年朋友的士氣,還怕造就不出可用的人才嗎?此外,有些參訓學員,於大學所唸科系出路有限,畢業時內心十分彷徨,但是參加貿易人才養成班後,都成為信心十足的高級貿易人才了。所以,所學不對沒關係,只要抓住機會,立刻改行,仍然為時不晚。

※四海通達

年輕朋友都有顆向上進取的,經過嚴格考驗後,就能成為人才。

 

IMA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Oct 19 Wed 2011 21:43
  • 捨得

 

有三個大兵成為戰俘,在逃亡的過程,從敵軍陣營搶奪了熱氣球。

坐上熱氣球升空後,強風將熱氣球從高山吹向峽谷,不知道還能夠在空中維持多久,三十分鐘後,越來越接近地面,也沒有任何加熱升高的方法。

後來,大兵開始減輕重量,把武器、背包都往地上丟去,熱氣球似乎有升高一點,過不久,連糧食、所有衣物配備都丟棄了。

從遠方,可以看到壯闊的晶藍海洋,但是依照這個高度繼續飛行,一定會在到海洋以前就墜落了,大兵又著手把熱氣球的座籃拆除,雙手緊緊的拉住熱氣球的繩索。

熱氣球一接近海洋,大兵立刻跳進海裡,很幸運的,大兵掉落的地點距離海岸很近,於是,大兵趕緊游泳回到陸地上。

大兵的得救並不完全是熱氣球的功勞,因為大兵清楚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不需要的是什麼,如果一昧的捨不得,相信大兵最後什麼也沒有。

人生也是這樣的吧,要清楚知道自己的需求與目標,可是人往往盲目的跟著別人走,以為人潮多的地方必定有利可圖,這樣只能暫時獲得心靈的抒解而已,醒來以後 又是一場面對現實的挑戰。

如果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不要的是什麼,遲早會墜落的。

 

IMA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 家:游伯龍(整理/王能平)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年紀已超過九十歲還寫作不停,常提出許多管理的新創見。在他讀小學四年級時,他的級任老師要求他把每週要學會的東西先記下來,到了 週六時,再與實際的學習成果作比對。讓杜拉克從小培養作計劃、訂定目標、作檢討的習慣,後來發展出「目標管理」,目標管理也成為杜拉克,在他管理理論很重 要的核心思想。

沒有目標的生命,就像浮萍在河流上僅能隨波漂盪,無法操縱自己的命運。它可能會被風吹翻,也可能被水流沖落,而消失於激流的瀑布中。想像你拿著船漿划一隻 小艇橫越大海。如果你有一個清楚的目的地,而又知道距離這目標有多遠,這時你若有信心,由目標和現狀的差距所產生的壓力便會變成動力。你會繼續不斷地努力 划,直到目的地。你不會容易失去信心,不會容易放棄目標而隨波逐流。然而,如果你不能碓定何處是岸,要堅持這個目標和信心也許就不大可能。

在杜拉克十八歲時,聽到了十九世紀意大利作曲家威爾第(Giuseppe Verdi)的歌劇作品,深受感動與震撼,進而研究威爾第相關生平事蹟。當杜拉克發現自己所聽到的歌劇作品,出自一位八十歲的作曲家,更讓他大為讚嘆,當 有人問威爾第:「你高齡八十歲,已是名劇作家,為何還創作不懈?」,威爾第回答「我一生都是音樂家,希望努力達到完美的境界,只是下定決心要再努力一 試。」這段話,深深影響杜拉克,也成為他的座右銘。

目標給予我們力量,讓我們充滿生命力。杜拉克一生所從事寫作、教學、顧問工作,不斷的追求挑戰性的目標,並朝向完美的方向努力,讓他的生命充滿活力,。因 為目標與實況有不利的差距時,會產生壓力,並設法使目標和實況接近。如果有信心達到目標,會積極求解,壓力就轉化成動力;反之,如果沒有信心時,我們會用 退卻合理化來降低壓力,壓力消失了,動力也沒有了。

什麼樣的目標最有力量呢?清楚的、具體的、可以衡量的、可以達到的、富挑戰性的目標,最可能創造壓力和動力。清楚的目標,能讓個人有方向感,讓團體有共 識,齊心投注心力。具體的目標,才能產生具體的行動,易見效果。可衡量的目標,必須要能數字化,建立衡量目標的指標。可以達到的目標,能產生信心與動力, 一個不能達到目標,必須重新思考它的先後次序與輕重緩急。富挑戰性的目標,能激發出人的潛能,散發出生命的光彩。

除了明確的目標外,信心和全力知行是達到成功的不二法門。「只想不做」是無法達成目標的。體育用品巨擘Nike有一句廣告口號:「只要做下去(Just Do It)。」獲得人們廣為傳揚,因為我們心中知道:「如果事情要變得更好,我們必須付諸行動作。」

 

IMA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